永利集团304am登录





      相关链接
      媒体报道
      Media Reports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去仿制  、去集采、重研发”!翰森制药的转型“加速度” !
      来源:最佳医药 发布日期 :2022/08/05
      字号

        2022年,传统制药公司转型进入最为艰难的一年,年初到现在,港股众多龙头药企市值均下滑 。

        翰森制药作为传统药企转型的典型,如何走出黑暗区域?

        回望2021年1月1日,翰森制药市值一度达到2226亿 ,甚至超过如今的恒瑞(8月4日 ,市值2213亿)。

        但是到2022年1月1日 ,市值直接腰斩至1125亿。到8月3日,仅仅937亿 ,跌出千亿市值 。

        如今,翰森制药成色究竟如何 ?让我们从其业绩表现、经营战略、研发管线中找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01 答案一:“去仿制药、去集采影响”明显

        当下医药转型中创新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 ,但是创新业务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业务的掣肘 。

        要衡量传统业务对医药企业影响时,需要关注的是仿制药的现有营收规模占比,以及对应的是创新药的营收贡献能否覆盖掉集采带来的下滑影响 。

        翰森制药在年报中并未提到集采 、仿制药等字眼,而是重强调创新药 。

        对于翰森而言,过往的营收主要由一些化学仿制药贡献 ,包括欧兰宁(奥氮平片)、普来乐(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泽菲(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等重磅支柱产品 。随着带量采购的品种不断扩围 ,翰森的仿制药业务板块也受到冲击 。

        并且,多款产品连续降价,这给公司业绩带来了影响,也让其决心全面创新转型。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翰森制药重磅品种被纳入集采,最大的不利影响可以说已经充分释放 。

        再加上后续申报的仿制药品种,包括恩扎鲁胺 、卡博替尼 、伐尼克兰、地拉罗司等,为仿制药板块提供新的业绩支撑 ,这些后续的业绩增长驱动力将会换挡到创新药上 ,为其由仿转创提供充沛的资金。

        2021年 ,翰森制药创新药销售收入42.02亿元,同比+168.9%,占收入比例从2020年度的18.0%上升至42.3%,成为拉动翰森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

        仅仅1年时间 ,翰森制药将创新药比重提升了24.3%,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创新药收入包括五款产品的合计收入:阿美替尼(阿美乐)、氟马替尼(永利集团304am登录昕福)、吗林硝唑(迈灵达)、洛塞那肽(孚来美)、艾米替诺福韦(恒沐) ,这五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医保乙类目录。

        并且,从创新药新项目申报速度来看 :

        在2021之前,翰森制药保持着年均1-3的创新药新项目申报速度,而2021年上半年有5个新项目申报,而下半年为9个申报了,总共14个新药项目。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翰森未来新药研发、申报 、上市速度将加快,未来“去仿制药、去集采影响”的效应将会更加明显 。


        02答案二 :重研发,确定肿瘤领域地位

        衡量一家药企 ,第一就是研发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研发人员的多少 ,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创新实力。

        翰森制药研发人数1650人(2021年),位居港股医药企业第五名 。在A股排名也仅次于排名第七的人福医药(1682人) ,排名相当靠前。从已经公布的2020-2022上半年的数据对比来看,翰森制药药企研发人员数量还在增加。

        在研发投入占比上,翰森制药基本都要同体量港股药企 ,

        2018年-2021年,翰森制药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11.41%、12.91%、14.41、18.09%。

        同体量对比之下 ,

        石药集团2018年-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7.53% 、9.05%、11.59%、12.32% ;

        中国生物制药2018年-2021年 ,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10.01%、9.9%、11.11%、14.22%;

        复星医药2018年-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依次为5.94%、7.14%、8.51%、9.83%。

        可以看出翰森制药远高于这三家药企。

        另外 ,从业务板块上看,当下最热门的肿瘤业务已经占据了翰森制药营收的半壁江山 。

        2021年收入达到54.81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近1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5% 。而其中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与永利集团304am登录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两款公司原创新药的放量功不可没。

        从治疗领域来看翰森制药近年来一直在加强肿瘤领域地位,削弱在神经、抗感染、代谢和糖尿病领域饿的占比。

        目前,抗肿瘤药共有8款产品 ,

        收入正在逐年上升,自2019年营收35.3亿元,占比40.6% ,到2021年营收54.81亿元 ,增长近20亿元 ,占集团总收入占比55.2%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主要是两款产品 ,

        收入占比降低,2019年营收21.71亿元,占比25%,到2021年营收16.78亿元,占比只有16.9%。

        抗感染用药共有5款产品,

        收入占比降低,2019年营收18.29亿元,占比21.1%,到2021年营收15.03亿元,占比只有15.1% 。

        代谢 、糖尿病及其他领域产品共有6款 ,

        收入占比降低 ,2019年营收11.53亿元,占比13.3%,到2021年营收12.73亿元,占比只有12.8%。

        另外 ,具体到管线上翰森制药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项目36项,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的临床项目超过25项 ,大部分涉及肿瘤领域。


        03答案三 :并不局限于千亿市值

        即便是业内对医药创新泡沫谈论火热的当下,强者恒强的逻辑依旧适用。

        在集采冲击下翰森制药能够被资本看好,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信号。

        今年4月8日 ,翰森制药市值一度降到779亿。但是四个月后 ,翰森制药市值上升了158亿港元 ,达到了如今937亿港元,逼近千亿市值 。

        这也从侧面证明 ,在中国医药创新分级的市场认知下,企业坚持“首仿+创新”的发展模式 ,靠创新不断丰富管线 ,做好有壁垒的高端仿制药 ,是非常值得肯定  。

        在经历了低迷期,真正的创新药企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

        再加上翰森研发创新有自己特有的模式:出于节约研发成本的考虑,翰森没有选择广泛布局 ,而是及早对研发管线进行取舍 ,表现出极强的研发管线控制能力。这也将获得资本的青睐 。

        目前 ,翰森制药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近百个品种的在研产品群,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步入创新收获期,今年上半年也有多款产品陆续获批上市。

        翰森计划从2021年起 ,每年递交8-10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其中1-2个生物药管线)以及1-3个新药上市许可申请。

        在资本与市场的酝酿下 ,尽管翰森市值如坐过山车式变化,保住千亿市值的地位 ,并不是悬念。

        下一步,对于翰森而言,或许关键是:

        寻找已有概念验证的创新产品和高差异化早期项目是填充临床阶段及商业化管线;

        开发出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潜在First-in-class新药,将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更快推向临床。

        未来,随着翰森逐步步入收获期,其综合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


        ····

        随着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进 ,仿制药企业绩不断受到打击 。

        对于从仿制药转向仿创结合,到创仿结合的翰森而言 ,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






        XML地图